分專業(yè)
下肢多發(fā)骨折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應用低分子肝素預防下肢
筆者收治下肢多發(fā)骨折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用低分子肝素預防下肢靜脈血栓一例,報告如下。
1 病例介紹
患者孫喜斌,男,42歲,以車禍致右髖關節(jié)外傷伴疼痛、腫脹、活動受限三小時入院?;颊呒韧】?,無下肢靜脈血栓病史。無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入院前行右髖關節(jié)X線片及右髖關節(jié)CT示:右股骨頭、頸粉碎性骨折,右股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右髕骨骨折。入院查體:患者肥胖,T:36.3℃;P:96次/分,BP:125/85mmHg,入院后給予常規(guī)術前檢查,結果回報為白細胞增高,紅細胞在正常范圍,空腹血糖回報:8.3mmol/l ,考慮為應激反應所致。入院后診斷為右股骨頭、頸粉碎性骨折,右股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右髕骨骨折。入院后給予口服消腫藥物治療,骨牽引一周,七天后腫脹部分消退。于入院后第八天行右側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術后給予右下肢抬高,囑病人家屬給予下肢按摩護理,同進給予速碧林0.4ml日一次皮下注射,療程為14天,術后二周行雙下肢動、靜脈彩超,結果回報為未出現(xiàn)周圍靜脈血栓。術后一個月復查亦未見血栓形成,病人順利出院。
2 討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靜脈系統(tǒng)內不正常的凝結,形成血栓。而術后患者一但出現(xiàn)則并發(fā)癥較多、預后差,甚至可能血栓脫落后導致肺栓塞(PE)造成死亡。導致DVT發(fā)生的三大主要原因包括:血液成分改變致高凝狀態(tài),長期臥床使下肢靜脈血流緩慢及渦流,靜脈內膜的損傷[ 1]??鼓委熆梢愿淖冄撼煞值母吣隣顟B(tài),最大限度地預防DVT的發(fā)生。大宗病例分析表明目前預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已經(jīng)達到全髖、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總病例數(shù)的70%[ 2 ],
而DVT 則在周圍血管疾病中占50% 左右[3]。國外的調查顯示,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27% ~ 50%,不同種類手術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胸部26%~65%,婦產(chǎn)科14%~27%,骨科尤其是髖關節(jié)和骨科下肢手術48%~54%,心臟手術1.5%~2.5%[4],在國外對手術患者,特別是大手術以及高?;颊叻乐箛g期深靜脈血栓形成給予高度重視,采取了各種預防措施。目前的手術或藥物治療效果尚未令人滿意。但是明確其病因及易患因素,對高危患者施行藥物和護理干預,則可大大降低其發(fā)生率,因此可以說在現(xiàn)階段對DVT 的預防意義要遠遠大于血栓形成后的治療。與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保留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而對血液總的凝固性影響較小。在應用時應注射腹壁前外側,左右交替,注意監(jiān)測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計數(shù)、注意復查肝、腎功能損害,觀察有無過敏反應等其他不良反應。我們針對本手術患者的特點,嚴格適應證選取應用低分子肝素鈣,在預防DVT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雖然抗凝藥物能夠有效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對抗凝藥物的反應個體間差異較大,如果劑量不夠,仍會有相當比例的患者術后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形成。使用劑量過大,會引起術后出血的不良反應。我們也不能過高估計其預防作用,特別對于一些病人下肢腫脹等癥狀和體征不重但是可能會有血栓形成,而這樣的病人可能會導致肺栓塞等嚴重的不良反應。合理的應用低分子肝素鈣并結合一定的物理方法,且配合相應的監(jiān)測手段及護理工作會在預防DVT上取得長遠的理想效果。